高芳在展望2013年度棉花市场表示,2013年度棉花产量下降,需求尚无改观。对于棉农近年植棉积极性下降问题,高芳分析主要受两因素影响:一是棉花价格下降,内外棉差价大,国际市场需求减弱,2012年棉花价格大幅回落,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全年下跌幅度超过20%。尽管国内由于收储政策支撑,下跌幅度小于国际,但市场仍持续弱势;二是种棉比较效益较差。虽然在收储政策支撑下,籽棉收购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棉农基本利益得到保护,收益好于上年,但人工和农资等费用近年来持续增长,棉花种植成本连年上涨,亩均成本已从2009年的1100元左右上涨至1500元以上,部分地区更是高达1800元。棉花只有每亩15元的良种补贴,与粮食等作物相比,补贴种类少、幅度小,棉农积极性不高。另外,棉花费工费时,机械化率低,影响打工等其他收入。
基于高副会长的分析,从对江汉平原产棉区局部农户的调研情况来看,今年棉价基本维持在去年同期的水平,保持在4.0~4.1元/斤。加上近期连续的阴雨天,导致收获棉花品相变坏,收购价迟迟未有变化。再加上棉花机械化采收程度极低,基本上靠人工采摘,人力成本高居不下,原本仅有的微薄利润也就所剩无几。考虑到该区域棉花改种其他作物的机会成本极低,可选择的相对高利润的常规作物品类极其有限,吾谷网认为,农户种棉积极性受损但也是无奈之举。
另外,前期刚结束完了中稻的收割,棉花采摘正在途中,而马上面临冬油菜或冬小麦的栽种。面对着时间挤压,秋收秋种对于一般中小规模农户而言,显然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