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国内大型农机市场已被外资垄断 丧失定价权

国内大型农机市场已被外资垄断 丧失定价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1-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次数:290
导读:截至2013年底,包括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在内的世界农业机械五大企业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多位专家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
截至2013年底,包括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在内的世界农业机械五大企业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多位专家日前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农机市场,尤其是大型农机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所垄断。2014年,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机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方宪法表示,随着2013年德国克拉斯公司通过并购山东金亿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包括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在内的世界农业机械五大企业,目前已经全部在华“扎根”。根据淡马锡等国际咨询公司的投资建议,这些世界农机巨头都采取了先与中国企业合资,再通过彻底收购的方式变为独资,慢慢将本土资本挤出市场。

“目前国产大马力农业机械基本没有,这块市场几乎全被外资企业拿下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我国高端动力机械和配套农机具的对外依存度高达90%以上。

专家称,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市场需求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提升。但由于遭受外资品牌排挤,面对这一机遇期,国产品牌却很难掌握话语权。

张小虞举例说,约翰迪尔公司进入后,迅速把包括天津拖拉机厂在内的国内两大农机“排头兵”给收购了。目前国内200匹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市场基本被约翰迪尔公司垄断。而南方的水田作业所需的小型农机,如水稻收割机,也基本上被日本久保田公司垄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场定价权实际上早已被外企所拿下。

“我们的企业思路有偏差。技术上总是等着抄,行业里没人愿意搞科研,因为需要时间,需要大投入,搞得就少了。”方宪法说,目前自主品牌所谓的技术改造,都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扩大规模,但在技术上看不到进步,有量的扩张却没有质的提高。

张小虞进一步表示,农业科技的发展必须要因地制宜,尤其是在机械化方面。“什么样的设计才能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这只有熟悉当地特点的中国企业才能做到。所以,自主农机品牌更要迅速将科研和设计给抓起来”。

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14年,政府将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普及的工作力度,尤其将加强对自主品牌的扶持,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将出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