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路径不拘一格 目的都是扶贫

路径不拘一格 目的都是扶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08-05  浏览次数:391

贫困人口更应享受金融福利

农村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普遍性问题,资金成为农村发展最稀缺的资源。要想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则需要把死钱变为活钱,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把群众意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脱贫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难题作为第一抓手。”这是金寨县扶贫办门前张贴的一幅标语。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连续多年被列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农村金融是薄弱环节。过去金融机构一般不在村组设营业网点,农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无法满足。201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深入该县山区、库区一线视察,作出“搞活金寨县农村金融,使金融在扶贫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批示。金寨县启动了农村金融综合改革,金融扶贫促“三农”、助发展的强度与广度空前加强。

“过去存钱取钱要到5公里外的镇子里,自从村里有了金融服务室,存取钱、转账在家门口就能办了。”金寨县白塔畈镇龚店村村民刘峰告诉记者。在十几平方米的农村金融服务室里,记者看到设有一台存取款一体机和一台存折补登机。服务室可以提供24小时便利金融服务,惠及周边3个行政村约6000人。金寨县还鼓励金融机构依托杂货店、农资店等,在村里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金融服务。截至目前,金寨县已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300余个,已建成村级金融服务室20个,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村级全覆盖。

去年,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贫困户黄朝番加入当地一家茶叶公司成为合作社成员。由企业作为借款人,他申请到1万元的无息贷款发展茶叶种植,当年实现纯利润5000余元。他所受益的是当地首创的“五位一体”金融扶贫产品。针对农民没有抵押物,金融机构不能直接投放贷款给农户的瓶颈,省农发行为贷款人、省担保集团为担保人、省农发局为全额贴息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借款人、农户为实际用款人,发放“万亩油茶、万亩茶园”支农贷款1000万元。

除了普惠金融服务以外,安徽近年来在贫困县全面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不仅有效整合了农村闲散资金,激活了“沉睡的资本”,还解决了农民贷款难、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幸亏有了扶贫互助社,才有我的今天。”休宁县蓝田镇培源村村民李永峰说,两年前,他想同村民合伙养猪但缺乏资金。既没抵押物,又找不到国家正式公职人员担保。在村干部的介绍下李永峰加入了扶贫互助社,由于是贫困户,可免交500元的入会费。李永峰向互助社提交了创业发展的申请书,经过审核批复,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了3万元的互助资金。一年后,李永峰如期还款。第二年李永峰又向互助社借了5万元扩大再生产。如今,他的养猪场已初具规模,存栏生猪近200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