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收购量抵消了小麦增产带来的供应压力,导致后期小麦供应可能较去年更加紧张,同时当前政策性小麦成交率可能逐步下降,已无法对市场供应形成有效补充,因此,在今年的托市小麦投放市场前,小麦价格仍将偏强运行。
在小麦收购速度逐步放慢的同时,市场渐升惜售心理,同时制粉企业有了上调面粉价格的意愿,养殖业增加饲料需求也对麸皮价格形成支撑,显而易见,市场氛围正在悄悄好转。
麦面市场悄然改善
目前小麦市场粮源减少,收购难度加大,后期随着气温回落,制粉企业将逐步上调开机率,为保证收购量,将会小幅上调收购价。上周,河北邢台地区制粉企业收购价2520-256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2560-2580元/吨,河南新乡地区2500-256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2460-2500元/吨,安徽宿州地区2400-2440元/吨。广东广州地区江苏2014年产普通红小麦到港价2610元/吨。
面粉出厂价整体稳定,因看好后期面粉消费,部分企业有上调意愿。上周,河北保定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080元/吨,山东济南地区特一粉出厂价3040元/吨,河南周口地区60粉出厂价3000元/吨,江苏南通地区60粉出厂价3000元/吨,安徽淮北地区50粉出厂价3040元/吨。
水产养殖处于旺季,生猪价格持续回升,麸皮等副产品需求有所提高,加之小麦价格上涨带来成本支撑,各地麸皮价格普遍止跌企稳。但高温天气麸皮难以保存,制粉企业开机率提高后增加麸皮供应,这些因素均限制麸皮价格进一步上涨。上周,河北邢台地区衡水出厂价1660-1700元/吨,山东德州地区1640-1680元/吨,河南周口地区176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1740元/吨,安徽淮北地区1700-1740元/吨。
后期小麦价格看涨
国家粮食局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河南、山东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6431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978万吨,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托市小麦收购量占比接近40%,是近5年的最高水平。庞大的收购量抵消了小麦增产带来的供应压力,导致后期小麦供应可能较去年更加紧张,小麦价格存在上涨压力。
除今年新收购的小麦以外,目前各省政策性小麦余粮总量在300-350万吨左右,且以质量较差的2013年产托市小麦为主。按当前竞价销售数量和成交率计算,在今年收购的托市小麦开始销售前,政策性小麦无法对市场供应形成有效补充,这进一步增加了小麦价格上涨的可能。
从目前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小麦价格上涨幅度不宜过度看高。
首先,面粉供大于求,加工利润持续低迷,抑制了制粉企业对涨价的承受能力。其次,去年四季度小麦购销旺季过后,小麦价格出现下降,导致存粮贸易商蒙受损失。
今年贸易商可能在价格上涨之后加快出货速度,提前锁定收益。
预计收购期结束前后,黄河以北新麦价格可能达到2650元/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