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万象 » 变味的乡土人情:农民年收入万元 一年随礼需三四万

变味的乡土人情:农民年收入万元 一年随礼需三四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4-11-13  浏览次数:402

健康、文明“作料”,调“味”人情往来 

王开玉认为,农民为人情东奔西走,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是为了备不时之需,帮助自己脱离生活、生产的困境,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政府出面,完善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改进农村公共管理,从体制上消除农村居民的危机感,为农民创造不过分依赖私人关系的客观条件。

人们的精神生活、情感联系无法取缔,因此农村也不可能没有“赶人情”,但方式需要改,淳朴的理念要先行。“首先,要提倡勤俭节约,明文反对铺张浪费,逐步转变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其次,理念先行,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还原本真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第三,考虑引进一些新的风尚,如节日送鲜花、贺信、对联等人情味更浓的东西,而非金钱的相互交换。”范和生说。

针对灰色消费,竹立家提出,要加强基层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八项规定。“同时,要树立农村地区政权的法理性以维持基层村委会的规范运行,成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以监督基层政权,改变人情大于法的基层社会态势,建设法大于权的健康基层政权。”

移风易俗有新招 

“在农村每逢操办红白喜事,主人多会委托一人统管大小事务,这人便是村里皆知的‘总管’。用句时髦的话说,‘总管’就是农村红白事的CEO。”重庆巫溪县古路镇居民曾奇说。

据巫溪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总管”中,90%以上的都是往届或现任的村干部,还有部分是德高望重、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地方贤达。巫溪县各乡镇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在全县范围内对“总管”调查摸底,统计全县500余名农村“总管”的个人信息,建立动态的“总管”人才库。全县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管讲堂”现场会,并面向全县公开征集红白事说词、丧事孝歌、“总管”的文明劝导顺口溜,编印成《“总管”锦囊》口袋书。对于那些文化程度有限,讲稿消化有难度的“总管”,将制作好的录音材料用U盘拷贝给他们,让他们直接在酒席现场的音响设备上播放。

“我们在‘上岗’过程中,会建议和劝导主人减少宴席数,减少菜品,改变荤素搭配;不给帮工发礼品,不燃放或少燃放烟花爆竹;倡导简办婚丧宴,不办‘无事宴’;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倡导节俭新风,改变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陋习。”巫溪县古路镇的一位“总管”赵志高说。

据统计,自今年5月以来,巫溪县共通过“总管”劝停650多起“无事酒”,与往年同期相比,全县“无事酒”场次约下降95%,粗算可以为老百姓直接节约宴请资金650余万元,避免人情送礼2600余万元,起到了践行节约的目的。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