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要闻 » 聚焦上海农民工生存现状:人员流失可能导致菜荒

聚焦上海农民工生存现状:人员流失可能导致菜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3-11-05  来源:新民周刊   浏览次数:422

“菜荒”隐忧

长期以来,大都市已经习惯并逐渐开始依赖农民工群体的存在。大量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人口,成为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主要劳动力。正因为他们在城市中的作用如此重要,国家及各地区针对这一群体所出台的相应政策正在逐步改进。

然而,对于“农民农”这个由农村走入城市,却依旧务农的群体,却一直鲜少有人关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叶克林研究员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同一些大城市曾经出现过的“用工荒”一样,上海种客田的农民如果因为政策限制而大量流失,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上海的“菜篮子”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出现“菜荒”。

叶克林告诉记者,由于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崛起,我国上海及苏南地区出现了大量本地农民进厂做工的现象。“本地农民走上了非农化的道路,但地总要有人来种,于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内地尤其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大量异乡农民来到这里“种客田”。这群人的问题目前不像农民工那样凸显,但本质一样。

“目前,上海人口所需的主粮基本上依靠外地输入,主要输入地有江苏和黑龙江等主产粮区。因此,市面上看到最多的是东北大米和苏北大米。但与大米等主粮不同,蔬菜等农副产品受保鲜、物耗、物流成本等特有属性因素所限,不适合长途运输,必须就近供给。”叶克林表示,这正是目前上海郊区农业形势发生变化,农户普遍种植大棚青菜以及从事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都市人现在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主粮消费趋少,瓜果、蔬菜、鱼肉在饮食中的比例增大。因此,这些外来农户在上海城市中的作用越发变得不可忽视。”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上海人,大都有过一段关于上海副食品蔬菜等供应一度高度紧缺的记忆。80年代后期,朱镕基到上海来担任市长,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菜篮子满,上海形势就好;不满,形势就不好。在当时的经济水平下,菜篮子占市民日常支出的比例很大,可以说,菜篮子是安民心、稳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叶克林告诉《新民周刊》,现在,外地人到上海种客田,弥补的正是当年就出现过的菜篮子问题,可是现代城市人,恰恰看不到这一点,而政府的相应政策似乎出现盲点,使这些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都缺少保障,从长期来看,这会导致部分外来农民离开,农田被闲置,从而直接造成农副产品供应短缺。

“类似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看待问题一定要有前瞻性,要未雨绸缪。不能以短视的眼光看待经济,否则问题凸显后再调整,会带来更大的政策成本。”“与广为人知的‘农民工’这一‘大众’问题相比,种客田的‘农民农’目前可能暂时属于‘小众’问题。但要汇集全国大都市的总量,其问题重要性及其政策含义不可小视。”叶克林表示,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要有更加开放包容的政策理念,如同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待遇,尽快将“农民农”问题纳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取向框架。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