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花生报价普遍下滑,上周天气晴好,新花生集中上量,而市场心态整体偏空,经销商及加工厂普遍采取快进快出、压价收购策略以规避风险,部分贸易商虽有逢低补库意向,但受制于新花生水分偏高、价格暂未企稳以及中秋备货需求尚未大规模启动等因素,实际入市操作依然谨慎,导致新花生供给压力明显。
具体表现为:河南产区白沙通货米主流成交价已跌至4.3-4.4元/斤,8个筛上精米4.7-4.8元/斤,大花生通货米参考价4.0-4.1元/斤,水分依旧偏高;受此影响,湖北产区白沙统货米价格同步承压,主流参考价进一步下滑至4.5-4.6元/斤;江西产区白沙统货米收购价亦跟随调整至4.7-4.8元/斤,优质货源报价相对坚挺在4.85元/斤左右,但成交寥寥。陈米方面,清库扫尾,价格混乱,部分品质尚可货源与低价新米价差收窄。
短期看,市场氛围持续低迷,价格缺乏上行动力,行情难有起色。然而新季白沙米价格深跌后,继续下探的空间已然收窄,主要体现于:1、河南产区普遍降雨天气,或影响新花生晾晒,延缓上市供应节奏,从而可能对价格形成短期支撑;2、随着价格持续下行,老百姓出货心态有微妙变化,部分农户及基层收购点表现出一定惜售情绪,观望氛围渐浓;3、在价格波动幅度逐渐收窄后,前期被高价抑制的内销市场及食品厂刚性需求有望陆续释放,需求方逢低补库操作量或有所增加;4、距离东北白沙、河南麦茬花生集中上市仍有时日,且今年春米(早熟花生)产量较去年明显下滑,有效供应量不大。
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下游节日备货需求将逐步启动,这将成为市场刚性补库需求的集中释放点。综合来看,虽然当前市场承压明显,但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花生价格继续深跌的空间已较为有限,市场需密切关注产区天气变化、农户售粮心态以及节日备货需求的实质性启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