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1月10-15日),国内花生报价整体上扬。东北地区尤为明显,报价逐日攀升,小贩囤货热情高涨,市场炒作氛围浓厚,部分业外人士纷纷加入抢购行列,导致原料供应紧张。然而,需求方追涨态度理性,主要以刚需采购为主,择价成交,成交量随价格上升持续缩减。308系列8筛上精米价格上涨至5.0元/斤后,成交稀少;同时原料收购价升至4.6-4.65元/斤后,收购商追涨趋于谨慎,4.7元/斤的收购量极小。周末期间,价格上涨势头有所放缓,多数地区报价趋于平稳。周中四粒红花生跟涨势头明显,原料收购价上涨至4.4-4.5元/斤。河南产区品相较好的花生受东北强势上涨的行情带动,报价小幅上调,累计涨幅约200-250元/吨。
但从交易情况看,走货仅略有加快,成交并未放量:一方面,水分仍不理想,质量不稳定;另一方面,农户忙于抢种小麦,无暇顾及出货,供应量有限。其他产区货源供给有限,以质论价为主,部分外调货源价格随主产区偏强调整。
综合花生市场购销情况分析:一、东北产区因价格较河南偏高2000元/吨,且产销倒挂,贸易商观望为主,市场有行无市局面明显;价格继续上调缺乏交易量支撑。后期若河南抢种小麦农忙结束,有效供应量增加,且水分逐渐改善,河南商品米将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抢占东北市场,东北花生报价将面临一定压力,大概率回归理性;但短期内价格也难大幅下滑,因东北花生质量仍具优势,高端食用刚需或仍将优先考虑东北花生米;再者,距春节尚早,小贩高价抢购的货源短期内料难低价抛售。二、河南产区花生米报价明显低于东北,随着采购需求转移,交易量增加或推动价格小幅补涨,但涨幅有限,因河南农忙即将结束,麦茬花生将迎来供应高峰。再者,河南花生质量相对东北不够稳定,需求方采购也谨慎。此外,油厂收购动向亦需关注,若主力油厂持续观望或严控质量标准,将压制油料米价格,同时打击市场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