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贵州实行“校农结合”助推产业扶贫——让“菜园子”直通大食堂

贵州实行“校农结合”助推产业扶贫——让“菜园子”直通大食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8-07-03  浏览次数:364
导读: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结对帮扶蔬菜种植基地示范点。石永玺摄    图为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校农结合农产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与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结对帮扶蔬菜种植基地示范点。石永玺摄

  

  图为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校农结合农产品配送中心收购现场。 石永玺摄

  贵州省探索创新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自2017年秋季开始,全面启动“校农结合”定向采购农产品,将全省学校后勤市场与贫困县、贫困户精准对接,助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2017年秋季学期,全省学校食堂累计采购省内贫困地区贫困户生产的常用农产品达5.97万吨,采购金额约6.5亿元,助推产业扶贫成效初显。”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说。

  据了解,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共有17890个,就餐学生达620万人,学校食堂每月采购常用农产品涉及大米、面粉、食用油、肉类及蔬菜等多个品种,需求量高达10万吨以上,价值约10亿元。据估算,如果将这一庞大而稳定的消费市场优先让给全省贫困地区,可覆盖带动100万贫困人口增收。

  自2017年秋季开始,贵州省全面启动“校农结合”定向采购农产品,将全省学校后勤市场与贫困县、贫困户精准对接,助推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地区发展,成效明显。

  需求引导与产业培育结合

  “我们按照‘学校需要什么就组织生产什么’的原则,以学校对农产品的需求计划引领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以农产品采购引导贫困户按需发展产业。”贵州省教育厅校农办公室负责人郭启光说。

  荔波县水丰村是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驻村帮扶点,过去“不知道该种什么,种什么都怕亏”的思想阻碍了当地产业发展。建立帮扶关系后,学院要什么,村民种什么,水丰村在驻村干部的指导下发展农业种植,村里的应季农产品直销到学院食堂。

  今年3月份,贵州在贵阳的职业院校“校农结合”联盟成立,联盟学校按月提供食堂对农产品需求计划,购销平台根据需求计划到省内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县组织订单生产、收购、检测、储存及配送,贫困群众对这种做法赞不绝口。

  贵州省率先实施“校农结合”的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7年3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开始定点帮扶平塘县卡蒲乡新关村、摆卡村。学校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地方政府联合签订定点采购合同,将学校所需农产品品名、数量附在合同内,并将履约期限签订到2020年,给农户吃下“定心丸”。

  “实施‘校农结合’一年来,我们共定点采购平塘县19个毛南族集聚贫困村农产品44批次,资金100多万元,5000多户贫困农户受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院长石云辉告诉记者。

  建基地与搭平台结合

  “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生产基地,通过订单方式供给学校,搭建购销平台,遵循市场规律,确保校农双赢。”邹联克说,这是他们探索出来的建基地与搭平台的路子。

  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改变原有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将贫困户召集起来,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基地,并与学校签订购销协议,为农产品销售搭建长期合作平台,初步实现了订单式合作。

  安顺学院采取“学校+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由学校联合农产品流通企业在扶贫点建设生产基地,基地产出直接销给学校,企业按市场保底价收购所有产出,不仅打通了学校与生产基地之间的流通渠道,同时解决了基地生产与学校需求的数量和结构之间的矛盾。由于有企业全程参与从育种到采购的过程,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和经营风险大大降低;扶贫点贫困户参与土地流转可获得土地租金,参与种植生产还可获得劳务报酬。

  毕节市纳雍县用“一个鸡蛋”的营养午餐计划,配套土鸡养殖,启动建设土鸡养殖重点扶贫项目。据介绍,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13亿元,建成占地面积200亩的土鸡原种场1个、育雏场24个和生态放养场88个,在全县245个贫困村成立245个养殖专业合作社。

  同时,项目引进企业投资1亿多元,配套建设饲料加工车间、屠宰加工厂、低温冷库,此外还配套种植牧草30万亩,建成鱼塘75个,土鸡养殖产业链基本形成。

  记者了解到,纳雍土鸡养殖扶贫项目可实现年出栏土鸡1200万羽,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2.64亿元。该项目覆盖全县16万贫困人口,每年可解决7000余贫困人口就业,帮助3万人脱贫。

  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我们还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智力资源优势,在技能培训、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帮助贫困户,探索扶贫与扶智结合,以期取得更大成效。”贵州省教育宣传中心的项蕾说。

  在纳雍土鸡项目中,中国农业大学、华大基因、毕节市牧科所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并建成山地畜禽生态养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确保纳雍土鸡品种纯正、疫情可控、质量可靠。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利用现有资源对扶贫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大大激发了“校农结合”区域农户的内生动力,主要农产品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优化。“卡蒲毛南族乡2017年底生猪存栏从年初的1956头增加到4210头,增长一倍多;土鸡从3.39万羽增加到6.81万羽,增长1倍;肉牛从575头增加到775头,增长近35%。”石云辉说。

  积极探索“校农结合”产业扶贫路子,贵州省目前已经形成黔西南州“贫困户+合作社+配送中心+学校”、安顺市西秀区“绿野芳田农户+合作社+购销平台+学校”、贵州民族大学“菜园子直通菜篮子”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定点采购、产业培扶、基地建设、示范引领”等多种帮扶模式。

  在铜仁、黔西南、贵阳、清镇职教城和黔南,贵州省教育厅还分别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5个阶段集团化“校农结合”集中统一配送试点,计划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学段取得突破后再向全省复制推广。

  据统计,2018年3月以来,贵州省学校食堂面向贫困地区采购农产品数量已达18.52万吨,金额约9.32亿元。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2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