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民发发 » 资讯 » 三农科技 » 农业创富 » 四川省仁寿:玉米不减产 多收一茬豆

四川省仁寿:玉米不减产 多收一茬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发布时间:2018-11-27  浏览次数:368
导读:四川省仁寿县套作玉米、大豆平均亩产为520.5公斤、132.8公斤;山东省德州市间作玉米、大豆平均亩产538.7公斤、129.4公斤;河北省...

四川省仁寿县套作玉米、大豆平均亩产为520.5公斤、132.8公斤;山东省德州市间作玉米、大豆平均亩产538.7公斤、129.4公斤;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间作玉米、大豆平均亩产分别为518.2公斤、195.7公斤。今年,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杨文钰团队研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多省落地示范,测产数据喜人。

自2002年以来,杨文钰团队坚持玉米-大豆传统间套作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形成了以“选品种、扩间距、缩株距”为核心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选、扩、缩”的田间配置技术大大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与光、肥利用率,使其玉米产量与当地净作玉米产量相当,比传统的玉米甘薯套作的玉米增产8%-10%,套作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以上,亩增经济效益400元以上。

杨文钰教授介绍,相对玉米、小麦这些耗地作物,大豆能培肥地力,一亩地能固氮约3公斤,可减施4-6公斤尿素化肥;带状复合种植还有助于作物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玉米、大豆秸秆饲养牛羊,实现秸秆过腹还田、资源循环使用、可持续绿色发展。

2016-2018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支持下,四川农业大学联合多家研究单位在我国西南、西北及黄淮海地区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千亩示范片与百亩示范方建设。

据预测,我国常年需求玉米2.5亿吨、大豆1.2亿吨,要生产足够的玉米、大豆需要近15亿亩的播种面积。“协调发展玉米和大豆生产,才能确保我国玉米大豆安全,把中国人的优质蛋白(肉蛋奶)饭碗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中。”杨文钰表示。

对于间作技术的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指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现代品种、现代耕作技术、现代机械化条件下的新型综合性系统技术,进一步改进推广这项技术,对于解决大豆饲料进口问题将有很大突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民发发农业网是帮助农户“种的出,养得好,卖的掉”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方位致富保障
民发发农业网是亲民的农业信息网站,助农惠民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12-2025 MinFaFa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9024770号-3